重读《五月》
为了编一本选集,前几天在校读旧稿。《五月》是我早期的作品,按时间排在第一篇。校读之后,心中涌起感慨,不禁想起这篇小说写作、发表的前前后后。屈指算来,二十八年过去了,岁月匆促,写这篇小说时的心境宛如昨天,《五月》发表前后的情景记忆犹新。
那时我刚刚平反,重新参加工作不久,在故乡唐河县文化馆创作组做创作员。失去了二十年大好时光,像急着赶车的人一样,我一面拼命读书,一面充满激情地写作。就在这时,母亲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,我和夫人轮流请假,在家侍奉老人。上午我在家,下午夫人在家。每天上午,我给母亲摊煎饼,做汤,端到床前,坐在她身边,看她慢慢吃。母亲一边吃,一边深长地叹息着说:“都是我拖累了你。”她知道,为了写作,我离开大学,过了二十年漂泊日子,现在好不容易有了写作机会,正憋着一口气想要写东西,却不得不每天围绕在她身边,半夜听到异常动静,还要立即起来查看。然而,她不知道,正是在母亲病床边这段日子,给我留下了无尽的怀念。看着母亲惬意地吃我为她做的饭,是我人生最幸福的时刻。虽然我那样热爱文学,愿意为她流浪二十年,可我宁愿不写作,就这样长久地陪伴着母亲,为她做饭,为她端茶送水,让她永远不要离开我。直到现在,我仍然清晰地记得母亲那一刻的神情。当她说拖累了我的时候,我很想流泪。我笑着对妈妈说,你伺候了我们一辈子,我才为你尽了几天力啊! 母亲去世后,每当想到她在病床上说的这些话,我都会心潮激荡。为母亲对我的理解,为她对我的期望。母亲是在春天里去世的。虽然她是八十二岁高龄离开我,可我还是没法接受失去母亲的现实,无心读书,也不能写作,直到半年后才从悲痛中慢慢走出来。《五月》是母亲去世后我写的第一篇作品,其中融入了对母亲的深痛思念和告慰,至今读起来还能感受到一种亲情的感动。 《五月》的文字简朴,写作姿态很低,叙述淡定,没有大起大落的故事,只是一个普通农家的寻常生活,一家人在农忙季节表现出的亲情烦恼、争执、无奈和难以割舍。因为使用了一个回乡大学生的视角,写出了她眼中的现实与内心感受的冲突、交融,被一些评论家称为“生活流”、“心理流”。初发表时没什么反响,随着时间推移,逐渐引起关注,成为新时期文学不肯忽略的作品。 其实,这篇小说早在母亲去世前我已经构思好,并写了一个开头,由于母亲病体日重,直到一年多后才重新拿起笔,把它完成。当时文坛上出现了一批写农村改革的小说,热情讴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的巨大变化。我对主流文坛这种乐观调子并不认同。联产承包的确给我国农村带来巨大变化,但农民的生存状况依然艰辛,农民的人格依然卑下,情感美文,他们的社会负担依然很重。用穷村变富、光棍娶妻来粉饰广大农村的社会不公、人权恶劣,以夸张的手法制造喜剧效果,违背了历史真实。《五月》以人性的视角,从丰收季节的苦恼和家庭亲情矛盾切入,就是想给那段历史留下一个真实写照。为了真实,就选取最平常的农家、最平常的生活,不制造轰动情节,不进行形式方面的先锋探索,让整篇文字呈现出平凡的面貌。 今天重读《五月》,农民的人格尊严(乃至每个中国人的人格尊严)仍须提高,权利意识仍须加强,然而与二十八年前相比,中国历史的进步非常突出,新一代农民(新一代的中国人)的人格正在突破压抑,他们决不会再回到那个被奴役、被剥夺一切权利的时代(当然,在网络促进民主的今天,我希望他们能建立独立人格,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,远离集体无意识的裹挟,以免再次堕入盲目)。这变化令人欣慰。从《五月》开始,我一直秉持着疏离主流、安居边缘的创作观念,守持文学的忧患意识与批判精神,坚持文学的人性立场。重读《五月》,让我对三十年来走过的文学道路做了一次检思。无管我能做到何种程度,这种文学信念我会坚持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