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你,美丽的桂林(2)
在桂林学习之余,会议安排我们去了七星岩、芦笛岩、象鼻山、游了漓江、陽朔,那一路走来,真是愉快。桂林的山水确实很美,就是建筑比较的老旧,就像广西师范大学的一位老师说的:“桂林是一个穿着破旧的美丽少女。”
在游览象鼻山的时候,觉得那山那水,很别致的。象鼻山位于桂林市东南漓江右岸,山因酷似一只大象站在江边伸鼻吸水,因此得名,是桂林的象征。再上行数十步到水月洞,形似半月,洞映入水,恰如满月,到了夜间明月初升,象山水月,景色*秀丽无比。宋代有位叫蓟北处士的游客,以《水月》 为题,写下这样的绝句:“水底有明月,水上明月浮。水流月不去, 月去水还流”。
后来我们游了漓江,在游船上,看着如画的漓江,那才是神也怡,心也旷 ,那水蜿蜒如玉带,那山青翠如诗画,那牧童歌声如天籁,奇峰倒影,渔翁扁舟,好一副优雅的田园风光图。在漓江上觉得自己好无知无能,人间如此的美丽的画面却不能表达出来。在漓江上陶醉了一把,又到了陽朔,陽朔山水甲桂林,到陽朔,觉得自己不是在山水间走动而是在诗画里徜徉。孙中山、周恩来、朱德、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等大腕也都慕名而来过这里。西郎山、山水园、碧莲峰处处都能叫人流连忘返。在大街上,我看到那小橘子,菠萝,我就买了一大堆,因为那时北方在初春是很难见到的东西,不过千里迢迢,我背回来后,大部分都烂了,很心疼的。陽朔人很幸福,造物主把人间的仙境赐予给了他们。我们在陽朔的每一眼都是美丽。后来我们又看了大榕树,真是好大一棵树啊!它的树围竟有七米多,高达十七米,枝繁叶茂,浓荫蔽天,所盖之地有一百多平方米。相传这是隋朝所植,迄今已有千年历史,虽然树干老态龙钟,盘根错节,但仍然生机勃勃。在电一影里,刘三姐就是在这棵树下向阿牛哥吐露心声,抛出传情绣球的。在榕树和穿岩之间有个渡口,人称“榕荫古渡”。在转悠时,还不忘尝尝那里的小吃,陽朔当地的风味除了米粉外,主要有漓江啤酒鱼、各色*酿菜、清水漓江鱼等,心情,尤其是啤酒鱼,让人回味无穷,其实在那里品尝小吃时,还在感受哪里的风土人情。
桂林山水之秀美确实能倾倒四海宾朋,其甲天下也是名不虚传。据说1983年,两位年轻的考古工作者在独秀峰考查历代石刻时,意外地发现了一帧石刻:“桂林山水甲天下”,原来“桂林山水甲天下”之说竟是出于此处:是一位叫王正功的南宋官员所写。
我不知道,为什么叫桂林,我想不是因为这里的桂树多就叫桂林,原来这里叫临桂,是不是后来这里的学子成名的多,在历史上屡能蟾宫折桂,所以叫桂林,当然我没有见资料,只是自己揣想而已。不过,桂林在开科取士历史上确实出过不少的名家。在桂林我听说这里读书风盛,人才辈出。据说广西历史上“状元及第”9人,桂林占了7人,明清两代,广西中进士711人,仅临桂占242人,高居各县之首。桂林的第一个进士、晚唐诗人曹邺就是从这里到京城赶考,步入仕途的。广西的第一个状元、桂林人赵观文也是从这里走出去的。公元895年,赵观文状元及第,是临桂也是广西历史上的第一位状元。第二位是1820年,状元陈继昌,他连中三元,1813年~1820年连中解元、会元、状元,成为清代两个三元及第者之一。第三位是龙启瑞,1841年(清道光二十一年)状元及第。1889年~1892年(清光绪十五年至十八年)科举考试共开三科,临桂就有张建勋、刘福姚两人中状元,是临桂县的第四、第五位状元。其中1892年,除了中1位状元外,还中了7名进士。自那之后,北京临桂会馆的大门上便挂出了“一县八进士,三科两状元”的楹联。
后来我就一直在思忖,人才是否与风水有关,要不仅仅一个距离京城数千里之远的广西山区小县,能有如此之多的人才像井喷样的涌现,确实耐人寻味。一次与朋友聊天,说我们安陽历史上没有出过一个状元,进士也是屈指可数。不过没有确切的数字,也不好比较,要说咱安陽那名人也有过,也是大名鼎鼎,不能妄自菲薄么。
在桂林那段时间,学习了、交流了、游览了,很开心。就是从陽朔背回来的金橘、菠萝烂得太多。一晃,20年过去了,现在还后悔去年两次从南宁回安陽的时候没有在桂林下车,很遗憾,不过每回路过桂林的时候,都很留恋的行了注目礼-久违,美丽的桂林!想你,美丽的桂林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