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功总是青睐于辛勤耕耘的人(2)
1978年,他迎来了可以改变自己一生的第二个机会,报名参军。看上去一切都很顺利,体检一一通过,征兵连长看来这里征求家长意见了。做母亲的巴不得部队把孩子快点要走。少个人,家里就少一张吃饭的嘴,孩子自己也算有了一条出路。但可惜的是,因为数量有限,名额被顶用,参军的路被堵死了。
当时恢复高考不久,他重整旗鼓,认真复习,伸出双手要牢牢抓住第三个机会,他兴奋走进考场,轻松走出考场,顺利考取一所中专学校,但录取通知书被一个叫做贫协会的组织头头,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给扣压了。一压就是好几年,等知晓后,那届学生都毕业了。命运啊,总是捉弄人,生活也让他碰壁,1982年镇上招考农技员,尽管成绩优秀,可名单一公布,他再次被人顶替了。
自学:如饥似渴
好在,他有更好的朋友为伴,那就是书籍。废品收购站成为了他”快乐”的来源,那里有无穷无尽的知识等着他。他以一毛七分钱一斤的价格从废品收购站买回成堆的书籍,那些书籍五花八门,包罗万象,文学灯、艺术类、科技杰,医学类,什么都有。他不管三七二十一,照单全收,如饥似渴地读得津津有味。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老师,少年时期大量的阅读为他日后的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那时,田间地头,总能看见一个二十二、三岁的年轻人裤包里塞着一本书在干农活,农活间隙,他又马不停蹄地拿出书来读。在挑粪的时候,因为臭,同伴宁愿挑粪也不肯跳到粪坑里装粪,他反倒乐于选择装粪,只为在同伴来往的间隙能看上几页书;生产队保管室需要人守夜,守一夜可得2分工分和每月2斤煤油点灯照明,没人愿意守,他却把这份工作看着肥差。漫漫长夜正是读书时,他更加如饥似渴地饱览群书。和以住不同的是,他的阅读有了选择性和自主性,艺术类、哲学类、文学类成为他的最爱。这个时期,也是他绘画艺术的启蒙期,每每看到有精彩的”故事”,他就会画出一些荒诞、怪异的画面。
李茂槐至今搬了两次家,第一次从老屋搬到桥头那个蜗居式的家,什么也没有,只有两三拖板车的书,第二次是在1994年在自己的自留地上修建的小四合院,还是什么家具也没有,只有更多的书和自己写和画的手稿,用手扶式拖拉机车足足拉了四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