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些有年代的村庄正在逐渐的消逝
谁不说俺家乡美,是啊!在外漂泊的游子们何尝不想回到那土生土长的家乡,去见那充满热情满怀期许的邻里乡亲们,去回忆儿时的喜怒无常呢!
十月一小长假,我没有选择去出游,美丽心情,而是回家去看望我的母亲,路途是艰难的,原本六个小时的车程却走了一天一夜,谁不说俺家乡美,可是大多数人还是漂泊在外,奔赴他乡去追逐着更好的前景和美好的未来。
家乡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也似乎变了味,道路是宽敞了,但人却没有了,踱步在村头,却感受不到一点生机,寂静的让寒意不由而然的迎面扑来,让你感觉像进了原始森林一样。行走在村前的道路上,门栓大都挂上了沉重的枷锁,偶尔看到几户开着们的也都是那七老八十的大爷大门们,他们在门前端坐着,张望着那路口,盼望着能有个熟悉的身影出没,来唠唠嗑,谈谈家常,诉说心里的那份寂寞与空虚。
晌午,炊烟在袅袅升起。在农田干活的人们也都开始放下手上了锄头,朝着加的方向走去。“狗蛋,快点来家吃饭了”,“知道了,一会就回去”,“美丽啊,别玩了洗洗手吃饭啦,要不狗蛋你们几个也在这吃吧”......久久不回去,然后他们便随着声音的方向找过来,一路遇到邻坊怎会问“你家中午怎么吃的”“没荤的啊,瞧把你家那小二给瘦的”“快点,走家吃饭了,吃完了再过来玩”。一切是那么的”幸福”美满,安宁与祥和。慢节奏,慢”生活”,没有难么多的金钱利益,只想着把庄稼种好,然后一年的生活几乎就有了保障。爷爷常跟我说,那个谁当初我们家揭不开锅的时候给了我们2斤小麦粉,那个谁晒麦子下大雨的时候帮我们抢回了麦子,不然就被水给冲走喽......在那个并不富裕的年代每家都紧绷着肚皮过日子,能做出这样的事现代人肯定不能理解。这就是人情味,但随着发展利益,过年回家的我们也都是攀比,奢侈,与浮躁。年味是一年不如一年,习俗也在浮躁的心里面前没那么的重视。有点钱的人在县城里买了房子就不回来过年了,年轻人回来几天也都蜷缩在那空调房陶醉在虚拟的世界里,什么七大姑八大姨啊,见面招呼都不打,“还小,不懂事”最近又搞集体农庄,几个村子不同的风气集合在一起形成大杂混,逐渐的形成了城市的生活,贫富差距也越来越明显,乡情也随着寒风消逝在那虚伪的酒桌之上。
那些有年代的村庄正在逐渐的消逝,集体规范的新型农村正在迎面走来。炊烟在逝去,农田的承包制,农民已经不再是那个种地的代名词,乡情,儿时的记忆终将埋藏在自己的脑海里,老了和儿孙谈起时,也许会像我们去思考爷爷奶奶那一代一样,向往但又害怕去体验那种生活的矛盾心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