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读一些费劲才能读懂的书
阅读有什么重要作用?我们该读什么书?该怎样读书?在上海图书馆的“读万卷书行万里路”的讲座上,王蒙建议年轻人早读书,多读一些费劲才能读懂的书。
王蒙所说的读一些“费劲”的书,我是这样理解的。现在,从广义上说,每个人都在阅读,但是,不能只读那些简单易读的书,不能止于网络浏览式的浅阅读,我们应该更专心、更沉下心来读纸质的书,读一点读起来稍微有点困难的书,读一些难读的书,从这个读一点“难书”中,学到更多的新东西。 的确,凡读书者,都会有这样的读书经验,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,在阅读生活中,一直存在既有轻松易读的书籍,又有艰深繁难的书籍的情况。内容艰深繁难的书读起来,情感美文,不仅需要我们的审美判断力,对我们的智力和道德水平,或许也是一种考验。尤其是在当下我们的阅读文化中,人文阅读、经典阅读和严肃读物阅读日益萎缩,而“轻阅读”、“浅阅读”成为流行、时尚的阅读方式,阅读内容艰深沉重的书,读“费劲”的书、读“难书”,这种读书的选择,便越发显得难能可贵了。 记得一位叫做罗斯金的英国作家曾这样说:读书是一种人类高级智慧的探求,需要付出千辛万苦,当你打开一本好书之前,你必须对自己提出这样几个问题:“我自己能否像那澳大利亚的采掘工一样吃苦?我的锄头铁铲是否有用?我的思想是否准备充分?”如果再把这比喻打下去,那么你所探求的金子便是那作者的思想,他的文句便是你为了寻金所必须捣碎和冶炼的矿石,你的丁字镐便是你自己的辛苦、聪明与知识;你的熔炉便是你那探索事物的心智。离了这些工具和你那炉火,你休想去弄懂一位作家的意思;实际上你的一套刀具得利而再利,精而再精,你的一番冶炼也得辛苦耐心之至,才有可能挣得一粒黄金(见《外国文化名人论读书苦乐》,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)。这样的一种阅读状态,这样的一种需要我们的精神、智慧乃至毅力的阅读,就是读“费劲”的书,读“难书”。 对于一个把阅读作为终生追求的阅读者来说,他的阅读生活中,或者,他对阅读的自由选择中,是不能回避这样的“费劲”的“难书”的。阅读这种难书,固然要有坚强的意志,宏大的愿力,再辅以健康的身体,但是,就像林语堂所说的那样,一个追求读书的艺术、读书的情味的真正的阅读者,对阅读所谓的“难书”,是不会作为“苦差事”来对待的,因为他在这种深度的阅读中获得愉悦,主要的还是在于阅读主体的感受和体验。 还是一位作家说得好:一个具有深度的社会、国家、民族,总得有一些人丢下那些比较浅层次上的书去阅读较为深奥的书。而对于那些专业人士而言,他们还要去读一些深奥到晦涩的书。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阅读阶层的存在,才使得一个社会,一个国家,一个民族的阅读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