寻觅乡愁(2)
元兵写人写事,并不艳羡故事的华美,技巧也不讲究花哨,而是把心灵安放在一个宁静的故乡,他把乡愁当是一种习惯,好似在端午节到来时想起外婆裹的粽子,春节到来时想起清早母亲包的红糖馅汤圆。只把心绪安放在念念不忘的乡愁之外,自己再放眼望去,春暖花开的日子也就仿佛近了。
读刘元兵的纪实作品,乡愁故事,你会发现他把”亲情”的船舶停满了心灵的码头,父爱如山,老父亲养我不容易。他在《父亲的鸡公车》一文中,把赤子之情的万般情长挥洒得淋漓尽致;
抚摸着已经被父亲双手磨光了手柄,那根还保留着父亲汗迹的肩带。我把这个老车推起来,在自家的院坝里面走了一圈。眼前浮现了父亲那辛勤劳作的画面。我的心酸了。父亲就是推着这架鸡公车,满载着货物和粮食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,行走在那火热的水库大坝,亡命般奔波于打石场。给家里挣回工分,养育我们。
附近农家新修房屋都要使用石头做基。硕大的石头被辛苦的石匠裁剪成方条,于是用鸡公车运回家。父亲年轻力壮,喜欢帮助别人,每每有人户修房造屋,都少不了父亲的身影。父亲一个人用鸡公车推条石,一次要推3-4条,重达3、400斤。由于鸡公车是独轮运行,不小心就会翻车。一次,父亲在运送石头的时候不小心,鸡公车侧翻,把腰扭伤了,在家休养了一个多月。父亲躺在床上,一脸无奈,身体受伤了,无法给家里挣钱了,家里的生活就成了问题。母亲一边给父亲檫着药酒,一边安慰父亲说:“老头子,不要担心,挣不到钱就算了,我们吃撇点,好好养伤,早点好就行了,莫让娃娃看到你伤心的样子”。
农闲了,父亲就推着鸡公车去赶场。把家里的鸡蛋和红苕拿到广兴场上去卖,换回一斤猪肉,供全家人打牙祭。去的时候我就拉车,弟弟跟随在我们后面。回来时,红苕卖完了,我们就坐在鸡公车上面,插上我们用废纸做的风车,父亲推着我们,好不洋盘。旋转的风车,加上鸡公车的叽叽嘎嘎的叫声,走在乡间的小路上,父亲一脸”幸福”。
知恩、”感恩”,元兵文笔有轻疼感,更有灵敏的触觉“……它那“叽嘎叽嘎”的声音像公鸡打鸣而得名吧。一只硕大的轮子高高耸起,像昂扬的鸡冠……”他把父亲与鸡公车写得情真意切,在读者眼中他的那个父亲,是他生命之舟上,一个专为他摆渡的人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江湖,当扬帆起航,摇撸逆流而上的时候,拉头条纤绳的是父亲,父亲的眼光和心胸盈满了大爱的体温。元兵以客观而冷静的自我观察取悦读者,有失落,但追求不断,永远在路上。他对细节和情绪波澜的表现力相当出色,让尘埃都遮不去心灵的鲜活。
竹篙区的隆盛公社有一个防雹降雨的炮点,由一部磁石电话连通,接受上级开炮的命令。一次炮点的电话坏了。如果不及时抢通,炮点就不知道何时开炮防雹降雨。如果冰雹降下来,就会影响竹篙区的农业生产,给农民造成损失。我接到通知赶往隆盛。隆盛没有公交车,我只好赶车到竹篙,在支局借一部自行车骑十几公里到达。辛苦一小时后我到了炮点,及时抢通了电话,这时,县上的开炮命令下达了,炮点的工人对着天空的乌云,发射炮弹,消除了冰雹云,一场大雨降落,避免了一次冰雹灾害……
自动电话开通后,很多人不会使用,非常怀念“摇把子”电话。自动电话是按照先后顺序接续的,哪个先打就先接通哪个的。记得淮口有个干部以前打电话一摇,总机就听出了他的声音,马上给他接通。自动电话就不认人了,电话拨了很多次都没有接通,都是占线。气得他把那拨号盘电话摔得粉碎。不断的骂道:“这个龟儿自动电话没有‘摇把子’好。”
读元兵《“摇把子”电话的情怀》这篇纪实故事,让人情不自禁地随他的自行车铃声在路上奔跑,为他的‘摇把子’着急上火,大有身临其境之感,篇幅不长,却动静皆宜,意味深长。
关于刘元兵的”诗歌”,我不敢拨高,而高飞高打的虚构故事,也不敢瞎捧他,但关于纪实文学,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,他的视觉灵巧,行文流畅丰满,情感生翼欲飞,纪实中更有立场和操守。他在岁月里打捞乡愁,不为荣宠,只为将心温热,慰藉那些不知名状的失落。每当星子扑闪,露珠沾叶的时辰,回首那些记忆的刺青鲜红似火,他奋不顾身投向回忆岁月的温柔里,以至性之词迎四季,送流年。我再祝他在文学的探索中,让人与事的来龙去脉,再给读者满怀惊喜。
“素芬,上酸菜。”评论到此为止,比比画画说了不少,鲁班门前卖斧子,关公面前耍大刀。实为发自肺腑直言,让你见笑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