沉淀在我的故里情结中(3)
(三)
鸟市口(靠大胡同)有一座电影院,过去叫“河北电影院”,后来改名“东风电影院”,专演新闻和儿童片,后来也放映故事片。票价很便宜,一般儿童票五分钱一场,成人票一毛钱。有时演故事片前面也要加演新闻片。我曾在这里看过苏联捕鲸队和美国女子拳击等新闻片,最感兴趣的是国外动画片和木偶片如《白雪公主》《老朋友》《雪人邮递员》《玩具起义》等和国产片《大闹天宫》《神笔马良》《一只鞋》等等。那时侯娱乐范围有限,每逢周末和周日看电影是最令人激动的文娱活动,暑寒假的学生场更是文化大餐。那时没有电视,电影是除图书以外对我最有感染力的课外文化”教育”园地,是我了解外面世界的唯一窗口。
挨着东风影院是小剧场,后称“新剧场”,经常演出评剧和河北梆子,每天晚上剧场楼上的窗户里传出锣鼓琴弦的声响,整条大街都热闹起来。传统戏久演不衰,人们一听评戏《秦香莲》白派(白玉霜)的委婉调子:“华堂上夫婿豪饮妻卖唱……”就沉醉了;一听河北梆子《大登殿》:“金牌调来银牌宣,王相府来了我王氏宝钏……”就振奋了。尤其是每逢农历七月初七牛郎织女鹊桥会,剧场都要演《天河配》。这天一般都是阴雨天,因为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哭泣,周围的居民特别是老太太们,不管阴天下雨都来看“牛郎织女”,看到情动之处,还要泪洒台下,不然过不了戏瘾,睡不着觉。剧场有时也演“大戏”,就是京戏。上演大戏往往爆满,可见天津人对京剧的爱好,而且看戏看到好处就叫好。天津人最懂戏,知道听戏听哪个地方,会找毛病,所以一般演员过了天津人的关,就够一定水平了,如果有自己喜欢的“角”演戏,人们准去捧场叫好。这“叫好”也有讲头:听以唱为主的文戏,叫柔声好“好——”用声腔拉点儿长音儿;看武生戏叫脆声好“好!”,用板腔干脆有劲。听文戏叫好要等演员唱完,咂摸咂摸滋味再叫好,这短暂的一瞬叫“留肩膀”;看武打戏当在武生刚劲有力的动作做完亮相时叫好,这种叫好要恰到好处。常看戏的人大都是“戏虫子”(懂戏),“戏篓子”(知道的戏多),很会掌握火口儿,不然,叫好就变味了,成叫倒好了。
看戏在三岔河口一带是有传统的,象“天福园胡同”“金华园大街”就是用茶园命名的地名。茶园是早期的戏园,因此大街小巷遍布着戏迷。记得小时候鸟市的夜晚,小剧场的锣鼓之声与曲艺厅的丝弦之音遥相呼应,形成一种特殊的音响回荡在鸟市的夜空,日久天长汇为一股浓浓的乡音,融入我儿时的记忆,挥之不去。
鸟市有许多“名吃”陆记炸糕、白记饺子、全盛斋的抻条面等鸟市有许多名吃。陆记炸糕、白记饺子、全盛斋的抻条面等我印象最深的是“全盛斋”的抻条面我印象最深的是全盛斋的抻条面店门前常有一位师傅,鼓脸大眼,留着小胡子,中等身材挺壮实。每天当众现抻现卖,只见他双手使劲一抡,酒瓶粗的一条面在头顶翻起弧形,猛地下来顺劲儿卷成大麻花,他腾出一只手就势抓住大麻花的下端,双手再用力一颠,大麻花又在头顶翻成弧形,随即甩下来又卷成新的麻花,这条面在他的两手中随心所欲地抻来抻去,很快由一大粗条抻成许多小条,又由许多小条抻成无数细条,细得如发丝,最后一抖,像变魔术一样散成一片细细的面条抖进开水的大锅里,几个开儿后挑出锅,盛大海碗里配上料吃去吧,又细软又筋道有嚼头,真是一绝!
陆记炸糕是鸟市的清真老字号,它与“耳朵眼”炸糕不同的是,它是烫面炸糕。开水烫面,揉光揉熟乎了,然后下剂包馅,馅心有豆馅、红果、白糖三种,炸出来的炸糕呈老红色,扁圆状,小巧玲珑,外酥里嫩,细甜清香,吃起来面软而不粘牙,松软酥脆,细沙香甜。陆记炸糕与“耳朵眼”炸糕如春兰秋菊,各含韵致。
白记饺子也是在鸟市久有盛名的清真传统食品。它的西葫羊肉和胡萝卜牛肉是很有特色的,薄皮大馅,馅鲜味美,一出锅端上来,热热乎乎,腻腻乎乎,咬一口顺着嘴边流油,好不馋人。